浅谈按套计价售房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在中国的产品房销售中,按套计价是一种较为一流的销售计价模式,但在推行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纠纷。
第一,购房者可能不完全理解按套计价方法的意思及可能的后果,而开发商在签订合同时也不会主动向购房者说明。
第二,开发商在计算房子价格时事实上仍然是以面积和单价为基础进行计算总价,只不过在合同条约上使用了按套计价方法,这种作法事实上是避免面积风险的方法。
然而,当购房者发现实质房子面积比房地产公司销售时的计算面积短少时,自然会需要对短少部分进行补偿。
因此,从按套计价方法在国内推行的实质状况来看,已经脱离设立这一规范时的基础与本意。
为了防止这类问题,购房者和开发商都应加大对按套计价方法的认知和认识,明确合同中的约定和可能发生的纠纷处置方法。
《产品房销售管理方法》第十八条产品房销售可以按套(单元)计价,也可以按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计价。
产品房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套内建筑面积部分为独立产权,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部分为共有产权,买受人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享有权利,承担责任。
按套(单元)计价或者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产品房交易合同中应当注明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